工作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天地 >> 工作交流 >> 正文
山西师范大学近三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时间:2016年08月20日 18:39   作者:   点击率:

山西师范大学近三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一、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

   山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下文简称“心理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处),是我校对学生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业务机构。心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心理科学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加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院学生工作领导组、政治辅导员、班级学生委员会、心理委员组成了“七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及心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山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组织规程》、《山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工作制度》、《山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章程》、《心理咨询业务研究与交流制度》、《山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防护网络体系》、《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守则》、《来访者预约须知》、《来访者须知》、《咨询室规章制度》等。

 

二、咨询中心建设

我校心理中心现有心理咨询室2间、供心理测评使用电脑4台、打印机2台、电话2部、心理测评软件2套,以及多种心理健康书籍、杂志供阅览使用。

此外,还建立了心理中心网站(http://www.sxnuxlzx.cn/),实时发布工作通知、动态和心理资讯。

三、教师队伍建设

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院学生工作领导组、政治辅导员等教师组成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

其中,心理中心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2人,均为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师生比基本达到1:5000的比例。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

我校为师范类院校,目前面向全校师范类学生开设公共课程《教育心理学》,其中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章节和内容。

此外,心理中心还在本校学生当中经常性地开展各类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和报告,针对政治辅导员等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进行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业务素质。

我校心理中心每年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1、2001年起,每年根据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组织、开展全校性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心理剧大赛、心理嘉年华、团体心理辅导、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专家报告会、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知识与图片展、心理电影展播、专题广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集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意识。2013年的活动主题为“传递正能量 拥抱真幸福”,2014年为“悦纳自我 感悟生活”,2015年为“阳光生活 和谐人际”,2016年为“我释放 我快乐 我健康”,力求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在幸福感、认识和接纳自我、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各方面的心理素质。此外,心理中心在5·25活动期间也组织各学院根据本院学生关心的心理话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别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2013年起,每年组织学院在各班级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使每一位同学在每年都能参与到心理健康的学习与提升当中来。心理中心会对各学院报送的优秀主题班会进行评选,编成《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主题班会集》,目前已编成三辑。

3、每年对全校(三个校区)的新生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采用心理中心自编教材,内容涵盖心理委员职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各个方面。此外,心理中心还定期在心理委员当中开展心理健康读书会活动。

4、每年在新生入学期间利用宣传展板等形式集中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内容包括心理中心与心理咨询的介绍与推广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女生心理健康保健、大学生活与学习适应、人身与财产安全保护、人际关系以及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个方面帮助新生在心理层面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此外,心理中心还组织各院系结合学校要求和自身情况在学院和班级当中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每年采用UPI和SCL-90量表对全校(三个校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记录并保存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筛查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重点关注和预防;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出具专业报告,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五、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我校主要由心理中心面向全校(三个校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辅以各班班级心理委员进行朋辈心理辅导。

2013年心理中心共接待学生心理咨询来访325人次2014年接待学生心理咨询来访246人次2015年接待学生心理咨询来访305人次2016年(截止5月22日)接待学生心理咨询来访110人次。学生的来访问题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情绪困扰、恋爱情感、职业规划、学业压力、环境适应、自我认知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中心对每位来访学生的接待、咨询、处理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建立了个案资料。此外,心理中心精神疾病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干预与转介,确保了学校危机干预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了校园安全与稳定。

 

六、近三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亮点与成效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规范有序、方法科学,内容完善、丰富,通过年的努力与探索,逐步走上了专业化发展之路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学生心理普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各方面不断稳步提升,取得良好效果,建立了一套符合我校及我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面向广大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突出以下个结合”,即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面上教育与点上关注相结合。

1、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心理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学生工作组、政治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成员,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能够有机结合。我校的危机干预工作集中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特点与优势,由学校、部门、院系负责人、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等组成的危机干预体系,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制订全方位的危机干预方案并予以协同实施,在最大程度上以最高的效率发挥危机干预的作用。

2、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我校探索和实施的将集中教育(校、院)与分散教育(班级、个人)相结合的模式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广度上能覆盖到全体学生,在深度上能持续递进,兼顾全体和重点。每年“5·25”期间既有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也有各学院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让每个班级、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教育,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每年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采取了学校层面进行知识宣传和学院层面展开具体活动的工作形式;此外,心理中心每年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通过心理委员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也是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范例

3、面上教育与点上关注相结合。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面上教育与点上关注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注重通过各类活动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意识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注重通过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危机管理等方式对部分需要关注的特殊个体和群体进行有重点的教育和干预,协助他们适应环境,面对问题,克服困难,健康成长,对个别问题严重学生进行及时转介治疗。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同时筛查出部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重点关注和预防。

七、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

目前,由于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存在着场地和人员配备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薄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未开展等问题,具体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1、由于现有校区办公场所紧张,我校心理中心缺乏为学生建立宣泄、放松等专门场所的条件,在阵地建设方面有待大力改善。目前,我校抓住新校区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的契机,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在新校区建成占地面积约310平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具体包括预约等候及书刊阅览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与档案保管室、放松室、宣泄室、沙盘治疗室心理督导室等,其中个体咨询室3间,达到每5000名学生一间的标准,并配备相关的设备保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2、在人员配备方面,力争达到相关文件的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例不低于1:3000-4000,保证至少4名专职教师,并在每年开展专职教师师资培训和专业督导工作。

3、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和心理健康调研,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并发表相关的论文、著作等。

4、我校在十三五规划当中,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遇到的焦点问题,设立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新生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承受挫折、生涯规划、珍爱生命等方面的专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