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天地 >> 案例分析 >> 正文
你所谓的“做自己”,不过是给自己贴上喜欢的标签而已
时间:2018年04月22日 09:53   作者:   点击率:

4月初,我带着80岁的奶奶去青岛旅行,长辈认为我很孝顺,半开玩笑地说:“明年带上你爸妈一起去吧。”


我说:“明年如果要和长辈一起旅行,一定还是会带奶奶,爸妈剩下的时间比她多,而且他们自己也能走。”


长辈们说,如果我爸妈在场,听到我说这话可能会伤心。于是我开始思考:我到底是不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为什么我表现出来的“孝顺”那么矛盾?


思考过程中我发现,不知何时,我身上多了一个“孝顺”的标签。我所做的事情不是因为我想做,而是因为我是个“孝顺”的人。


仿佛一口粗糙的喷泉,乱七八糟的展示活力,旁人为了一目了然,在我身上加了一个音乐开关,使我跟着音乐整齐地喷涌。


古典老师在《我很怕年轻人说要“做自己”》这篇文章中,有一句点睛之笔:“说白了,那时我们也不是在找自己,而是在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标签,贴到上面去,为自己背书。”


古典老师遇到的问题是: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做自己,为了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需要别人给他们安上一个标签。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刻板印象。


为什么人们喜欢贴标签?因为你身上的标签越多,人们对你的认识越一目了然;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是刻板印象,大家跟你打交道越轻松。


好比明星的“人设效应”,一旦人们认为一个明星很正能量,便把他当做正能量的代言人,如果他无意间暴露了自己负能量的一面,就会涌出无数差评和黑粉。人们对他的“表里不一”大感失望,甚至会认为他“就是一个虚伪的人”,即使他曾经真诚过。


心理学丨你所谓的“做自己”,不过是给自己贴上喜欢的标签而已


为什么人们喜欢贴标签?因为除了贴标签,我们找不到更加方便快捷地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我们存在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自我的世界,他人眼中的世界、自我眼中的他人的世界。我们活在这三个世界的交叉处,所听、所见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渺小的,因为我们无法知道那些我们听不到、看不到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也无法知道那些三观和我们不一致的人为什么会如此“奇葩”。


久而久之,我们会形成“焦点效应”:我们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实际要多。


一个北大心理学的朋友说,他每次上台演讲前,都会在心里默念:“我是一个面无表情的土豆”,以此来消退紧张感。

其实他心里也知道,台下相当大一部分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没几个人看出他在紧张,但他仍然会给自己和别人贴上标签。


人们喜欢贴标签,一方面是因为标签真的有用。社会心理学中用“自动化思维”来解释人们为什么喜欢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低努力水平的思维,方便自己自然而然且不需要努力就能认识对方。


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我们无法针对每件事、每个人都反复思考,给不熟悉的人和事贴上标签,能让我们更加适合这个社会。比如21世纪最火热的标签:成功人士。


伴随成功人士而来的刻板印象,是“有钱”、“有权”、“行动力”、“勤奋”等。多少挤破头想要给自己安上这些刻板印象,即使自己原本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也会要求自己剃掉多余部分,向刻板印象靠拢,以便更加符合“成功人士”这个标签的设定。


前几天,一篇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 15 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引爆了全民焦虑热潮。文章抬高了“成功人士”这个标签的含金量,忽视了每个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分工。


文章热度持续不下,直至韩寒发微博怒怼:这不是在制造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贴标签,能让我们更快的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也会让我们产生盲目从众心理,忘了自己原本的样子,成为被舆论热潮击中的炮灰。


心理学丨你所谓的“做自己”,不过是给自己贴上喜欢的标签而已


如果没有标签,人们该拿什么来认识自我?根据阿伦森《社会心理学》,我总结了认识自我的三个方法:


一、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


标签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形象输出。我们贴标签是因为这个标签对自己有用,比如“学霸”这个标签。只有当标签不再有用,我们才会思考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比如学霸考试失利,怀疑自己“学霸”身份是否真实。


当我们想要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时,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是第一步。学霸很可能意识不到自己英语不好,直到他遇见了一个海归博士,对方的英语分分钟秒杀他。


这时他很可能会感到痛苦,甚至拒绝面对,如同象牙塔中的懵懂孩童,拒绝迈出第一步,死守“学霸”标签闭关锁国。然而,学霸早晚会遇见比他更优秀的学霸,到那时,他会被迫进行社会比较。


如果他不想在焦虑中失去目标,最好的做法是更早、更明智地主动撕掉标签。主动、积极的进行社会比较,能让像牛皮糖一样缠人的标签,变得易于掌控。


二、调整自我意识偏差


“他虽然是个学霸,但是他长得没我好看,我比他更优秀”、“他不但英语比我好,家庭背景也比我强,我简直是个失败者”,当你开始这样思考时,你就需要调整自我意识偏差了。


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人们很容易开启自我保护机制,用抬高或贬低自己,来切断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调整自我意识偏差,是用客观思考来取代情绪引发的应激反应。比如当你遇见一个和你不同的人,思考:“他是怎么做到的?我要怎样才能像他那样?我与他相比不足之处在哪里?”


爱比克泰德在《话语》中说:不要被鲜活的印象冲昏了头脑,你应该说:“印象,等我一下,让我看清你的模样和你所扮演的角色”。


调整自我意识偏差,就是在帮助你看清当下你所扮演的角色,对自己的认识从“我就是这样的人”,转变成“我这个人很多种可能性,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三、时常进行自我建构


社会关系中,自我建构能帮助你最大限度激发自己的感受。比如你是一个胖子,你认为胖是你的缺陷,此时不妨进行自我建构:


“我是一个胖子,我_________。”


你会发现“我”字后面可以添加成千上百种可能性。比如:


我是一个胖子,我总是招来嘲笑。

我是一个胖子,我的朋友都不会以貌取人,他们喜欢我的内在。

我是一个胖子,我可以瘦下来,但我胖着更自在。

我是一个胖子,我吃自助餐总是能吃回本。

……


自我建构并不是虚假的,它很可能是那些你听不到、但存在的某些人对你的评价,也可能是你的另一种选择,甚至可能是你的另一种人生。所以,经常进行自我建构,能够帮助你抓住那些被你忽略的感受和可能性。


认识自己,即是透过无数人的眼睛看自己。“诗人无从知道自己的想法,直到从自己的诗中发现了它。”经常进行自我建构,就像是在和平行世界里的无数个自己进行对话。


当你发现自己内心的某个角落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柔情蜜意,你便会知道所谓“好标签”、“坏标签”,都不过是阻碍你爱上自己的屏障而已。


-END-